- 赴郑记(十)
四天行程,两日参会,会朋访友,观摩调研,乐在其中。返程之际,微许遗憾,一是没能再次拜谒少林寺,二是未能亲访郑州商都遗址。前者,追梦时移事迁;后者,夯土城垣犹存。遥想商王盘庚迁都时,溱洧河畔《诗经》初唱:“溱与洧,方涣涣兮”,先民踏歌而行,将爱情与劳作谱成永恒的诗行。夕阳楼残碑与李商隐“花明柳暗绕天愁”的诗句相映,皆在此时于碧空中折叠。
三朝古都,八代畿辅,郑州以商都遗址为骨,以《郑风》为魂,在现代化的楼宇间守护着华夏文明的基因。辞别之际,我带走的不仅仅是十则7000余字的记忆,更是“天地之中”的文化底气——这底气,藏在商城遗址的夯土中,融在少林寺的禅武里,流淌在黄河奔涌的血脉间。
来源:林宏文艺评论家工作室公众号 责编:林宏文艺评论家工作室